git log详解
git log 功能详解
命令模式:git log [options] [<file> <commit> <tag>...]
如果不加其它选项,默认情况下,这个命令按提交的先后顺序由近到远显示提交日志,包括每个提交的 SHA-1 校验和、作者的名字和电子邮件地址、提交时间以及提交说明等信息。
如果加文件名作为参数,那么就会只查看跟某个文件有关的提交历史;
如果指定某次提交的校验和或者标签名作为参数,那么就会查看指定提交或标签之前的提交历史。
命令选项如下图:
git log 功能详解
命令模式:git log [options] [<file> <commit> <tag>...]
如果不加其它选项,默认情况下,这个命令按提交的先后顺序由近到远显示提交日志,包括每个提交的 SHA-1 校验和、作者的名字和电子邮件地址、提交时间以及提交说明等信息。
如果加文件名作为参数,那么就会只查看跟某个文件有关的提交历史;
如果指定某次提交的校验和或者标签名作为参数,那么就会查看指定提交或标签之前的提交历史。
命令选项如下图:
瀚高等基于postgres的数据库在删除数据库时常见报错信息:
dropdb -h localhost -p 5432 -U postgres sensen
dropdb: error: database removal failed: ERROR: database "sensen" is being accessed by other users
DETAIL: There is 1 other session using the database.
解决方法:
切换到psql下,执行:SELECT pg_terminate_backend(pg_stat_activity.pid) FROM pg_stat_activity WHERE datname='你的数据库名字' AND pid<>pg_backend_pid();
退出psql再次删除即可。
CentOS查看已安装软件包的方法
1、使用rpm命令
rpm是CentOS系统中的包管理工具,我们可以使用 rpm -qa
rpm -q vim
来查询已安装的软件包。
2、使用yum命令
yum是CentOS系统中另一个包管理工具,它可以通过网络自动下载并安装软件包。我们可以使用 yum list installed
yum list installed vim
来查询已安装的软件包。
3、使用dnf命令
dnf是CentOS 8及以上版本中默认的包管理工具,它是yum的升级版,可以提供更好的性能和更好的用户体验。我们可以使用 dnf list installed
dnf list installed vim
来查询已安装的软件包。
通过crontab执行shell脚本对数据库进行pgdump备份时,需要手动敲入密码的,解决方案:
1、通过配置 pg_hba.conf
文件实现
增加一行:host all all 192.168.1.1/32 trust
(注:瀚高数据库不支持此方法)
192.168.1.1替换成自己备份服务器的ip即可。完成这个配置需要重启pgsql服务,这样192.168.1.1上发起的数据库连接就无需再输入密码。修改配置文件需要重启数据库服务。
连接类型
local 这条记录匹配通过 Unix 域套接字进行的联接企图, 没有这种类型的记录,就不允许 Unix 域套接字的联接。
host 这条记录匹配通过TCP/IP网络进行的联接尝试。他既匹配通过ssl方式的连接,也匹配通过非ssl方式的连接。 注意:要使用该选项你要在postgresql.conf文件里设置listen_address选项,不在listen_address里的IP地址是无法匹配到的。因为默认的行为是只在localhost上监听本地连接。
hostssl 这条记录匹配通过在TCP/IP上进行的SSL联接企图。 要使用该选项,服务器编译时必须使用–with-openssl选项,并且在服务器启动时ssl设置是打开的,具体内容可见这里。
hostnossl 这个和上面的hostssl相反,只匹配通过在TCP/IP上进行的非SSL联接企图。允许访问的数据库
指定这一记录匹配的数据库名。值all指定它匹配所有数据库。可以提供多个数据库名,用逗号分隔它们。在文件名前面放一个@,可以指定一个含有数据库名的单独的文件。
用户名
指定这一记录匹配的数据库角色名。值all指定它匹配所有角色。如果指定的角色是一个组并且希望该组中的所有成员都被包括在内,在该角色名前面放一个+。可以提供多个角色名,用逗号分隔它们。在文件名前面放一个@,可以指定一个含有角色名的单独的文件。主机IP
指定这一记录匹配的客户端机器的IP地址范围。它包含一个标准点分十进制表示的IP地址和一个CIDR掩码长度。IP地址只能用数字指定,不能写成域或者主机名。掩码长度指示客户端IP地址必须匹配的高位位数。给定IP地址中,在这些位的右边必须是零。IP地址、/和CIDR掩码长度之间不能有任何空格。
典型的CIDR地址例子是:192.0.2.89/32是一个单一主机,192.0.2.0/24是一个小网络,10.6.0.0/16是一个大网络。要指定一个单一主机,对IPv4使用一个CIDR掩码32,对IPv6使用128。在一个网络地址中,不要省略拖尾的零。ip地址(ip-address)、子网掩码(ip-mask) 这两个字段包含可以看成是标准点分十进制表示的 IP地址/掩码值的一个替代。
例如,使用255.255.255.0 代表一个24位的子网掩码。它们俩放在一起,声明了这条记录匹配的客户机的 IP
地址或者一个IP地址范围。本选项只能在连接方式是host,hostssl或者hostnossl的时候指定。认证方法
trust 无条件地允许联接,这个方法允许任何可以与PostgreSQL 数据库联接的用户以他们期望的任意 PostgreSQL 数据库用户身份进行联接,而不需要口令。
reject 联接无条件拒绝,常用于从一个组中"过滤"某些主机。
md5 要求客户端提供一个 MD5 加密的口令进行认证,这个方法是允许加密口令存储在pg_shadow里的唯一的一个方法。
sm4 国密算法支持(国产数据库如瀚高)
password 和"md5"一样,但是口令是以明文形式在网络上传递的,我们不应该在不安全的网络上使用这个方式。
2、配置~/.papass
在 ~/
目录下创建 .pgpass
文件,按照 host:port:dbname:username:password
格式输入对应信息。可以多行配置多个数据库连接信息,再执行:chmod 0600 .pgpass
更改文件权限。
(前提是该备份服务器ip已经按照1中的配置文件配置了允许访问数据库,认证方式为md5、sm4或者password)
银河麒麟服务器操作系统V10通过vnc连接后无法通过root账号登录。
【解决方案】
1、同时按 Ctrl+Alt+F1
键调出终端,对配置文件 95-ukui-greeter.conf
进行编辑:
cd /usr/share/lightdm/lightdm.conf.d/
ls
vim 95-ukui-greeter.conf
2、进入 95-ukui-greeter.conf
文件交互界面后,按 i
键进入编辑模式,输入以下参数:
allow-guest=false
greeter-show-manual-login=true
3、保持并重启图形服务:systemctl restart lightdm.service
,重新进入图形界面即可通过root登录。
vnc的用户密码以加密形式保存在 ~/.vnc/passwd
中,修改密码可使用 vncpasswd
命令。
Password: 输入你的密码大于6个字符
Verify: 再输一遍
Would you like to enter a view-only password (y/n)? n 询问你是否要再输入一个只有观看权限而被禁止操作远程桌面的密码。一般我们都不需要这样的一个只能看屏幕的权限。所以此处输入n
如果你想要密码短一些,比如只想要4个字符或者密码为空,可以用一下所谓的的过滤模式 -f
参数,把生成的密文重新定向到密码文件中。支持设置空密码。vncpasswd -f > ~/.vnc/passwd